腰间盘突出

 腰间盘突出

你的腰还好吗?

据国家卫健委统计,中国有超过2亿人椎间盘出现了问题,2040岁的患者占比高达64%,成年人腰椎病的发病率高达80%,仅次于感冒。以往的患者以3060岁的中老年人多见,但近几年,逐渐年轻化,以2040岁人群为高发人群。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为什么年纪轻轻的会腰间盘突出,以及一些可以缓解腰间盘突出的方法。

 

腰椎构成

腰椎共有五截,椎体与椎体间的称之为椎间盘,而椎间盘的结构类似于“汤圆”,外围包裹着的一圈是纤维环;纤维环包裹着的液体就是髓核,是一种富含水的一个胶冻状结构,能够起到缓冲减震的作用;椎间盘和椎体相连的地方叫中板。

 

 

为什么会腰间盘突出?

1、退行性变

腰间盘退行性变是目前认为致病的根本因素。退行性变是一切生物生、长、衰、亡的客观规律,由于腰椎的特殊性,腰间盘不仅要承受自身体重压迫,还会受到外部如腰部需要经常弯曲、后伸等活动带来的压力,易造成椎间盘的挤压和磨损,所以导致椎间盘退行性变的进展要快于其他器官。

 

再者,随着年龄的增长,椎间盘在退变过程中,纤维环和髓核的含水量逐渐下降,髓核弹性大幅度降低,纤维环逐渐出现裂缝,再加上日常的劳损积累和外力作用,椎间盘在压力的作用下,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后突出。

 

2、外力损伤

长期反复性的工作如:重体力劳动者、汽车驾驶员、长期弯腰、长期坐位等,会加重退变程度,加速退变进程。

 

3、家族遗传

小于20岁的青少年患者中约32%有阳性家族史(即家族中有该病患者)。

 

4、腰骶先天发育异常

腰骶段畸形可使发病率增高,这些异常造成椎间隙宽度不等,并常造成关节突出,关节受到更多的旋转劳损,使纤维环受到的压力不一,加速退变。

 

而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腰间盘突出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膨隆型

该阶段的纤维环变薄、变软或产生裂隙,即纤维环内部部分破裂,只有外表层处于完整,此时髓核因压力而向椎管内局限性隆起,但表面光滑。这一类型还不是很严重,通常表现为腰部不适或腰部疼痛,但是无放射性的下肢疼痛,经保守治疗大多可缓解或治愈。

 

2、突出型

在外伤或一些活动的压力作用下使椎间盘压力增加,整个纤维环完全破裂,髓核从纤维环薄弱处或破裂处突出(可以理解为“汤圆”皮破了,里面的“馅”流了出来),进入椎间孔,突出物会刺激或压迫到神经,进而导致放射性下肢疼痛、麻木,若压迫到马尾神经或可能导致大小便功能障碍。

 

3、脱垂游离型

髓核组织或碎块脱离原椎间盘,完全进入椎管内或游离。此型不单可引起神经根症状,其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或脱垂、游离椎间盘组织还会压迫到马尾神经,导致大、小便障碍,会阴和肛周感觉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大小便失控及双下肢不完全性瘫痪等症状,但临床上较为少见。

以以往的医学数据来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基本无法完全根治,仅有5%的严重患者在保守治疗无法取得效果的情况下需要手术治疗,其他绝大部分(8090%)患者都是以保守治疗为主。如以下几种保守治疗方法,可以有效缓解腰椎突出的症状。

 

保守治疗

1、中医治疗如:外敷膏药、口服中成药、针灸、推拿等。

2、消炎止痛类药物止痛、牵引、手法复位等

3、卧床(硬床)休息,可根据严重程度调整卧床时间,一般为24周。

4、适当的拉伸运动锻炼。

锻炼加强方法

飞燕点水式

每天13组,每组1015

 

动作要领:以胸、腹部为支撑,双手向后伸,头部和腿抬高,形似一只飞燕点水。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可只做①、③分解动作,在做该动作时,切记不要幅度过大,频次过快,以免造成锻炼损伤。

动作功效:可锻炼要背肌,缓解腰、颈、肩等部位的劳损。

直腿抬高式

每天13组,每组1015

 

动作要领:仰卧,双腿伸直,反复抬起左腿和右腿,动作轻松稍快,以不引起疼痛为度,维持35秒,可左右腿交替进行。

动作功效:加强抗负荷能力,缓解疼痛和肿胀。

 

五点支撑式

每天13组,每组2030

 

动作要领:仰卧,去枕曲膝,双肘顶住硬床面,然后腹部、臀部向上抬起,持续35秒,重复动作。注意:不要用力过猛,需慢慢抬高,慢慢放下;腰背部用力;颈部不用力。

动作功效:锻炼腰背部肌肉,缓解腰部劳损。

 

三个动作可以交替着做,每天根据自身情况更换进行。动作简单、简单有效。

疾病导航

问医生
骨髓炎骨结核骨坏死 风湿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乳腺肿块乳腺结核关节炎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