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麻木
下肢麻木、疼痛等,可能是颈椎病犯了
病人提问:医生,我腿经常发麻,有时候还会有点痛,是怎么回事?你帮我看看我是不是得了“腰间盘突出”?
医生:你之前做过检查吗?除了腿,还有其他地方不舒服吗?..........
病人回:上星期,在其他医院拍过片子,医生也看了,说腰没有问题.........
是啊
腰没有问题
那是什么地方有问题?
有没有可能是颈椎?
其实,是完全有可能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为什么下肢麻木、疼痛会和颈椎有关系。
“颈椎病”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理基础其实都是大同小异的,本质上同属于一种退行性病变,只是退变部位不同。
颈椎病由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脱出、韧带增厚等,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而出现一系列功能障碍的疾病。其最典型的症状就是颈部疼痛和僵硬。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根据颈椎病的类型不同,其表现出的症状往往也有较大差异。目前根据压迫神经类型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五种:
神经根型颈椎病
刺激神经根。
此类型最为多见。是由于颈椎小关节失紊、椎体后缘及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因素,导致颈椎间盘突出后,压迫到相应的神经根,从而出现上肢麻木、疼痛及肌力下降等临床综合征。
脊髓型颈椎病
刺激脊髓。
是由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导致脊髓受压或缺血,从而导致脊髓功能障碍,可严重致残。
交感型颈椎病
刺激交感神经。
是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常表现为椎节失稳、松动,髓核突出或脱出等,及时治疗,预后较好。
椎动脉型颈椎病
刺激椎动脉。
是以颈部交感神经受激惹致椎动脉受累,常表现为眩晕,颈部活动受限等,或可能发生猝倒,可伴有头痛、颈痛、视物模糊、耳鸣、听力障碍等症状。有研究表示,攞患“推动型颈椎病”的危险会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且以男性为主。
食管压迫型颈椎病
刺激食管。
临床上较为少见。颈椎椎体前鸟嘴样(颈椎前缘)增生,形成骨赘,压迫咽后壁或食管引起吞咽困难(经食管钡剂检查证实)等。
颈型颈椎病
生活中较为常见,可以说是低头族专属颈椎病,由于长时间低头工作或睡姿不当等,引起的颈椎原有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减震功能降低,出现在颈、肩、头、臂有相应的痛点,颈部肌肉酸麻胀痛等症状的疾病。本病好发于青年人、低头族等人群,严重者可影响日常活动。
有数据统计,我国约有7%~10%的人患有颈椎病,或可能更多。临床中最常见的颈椎病类型为“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
说了那么多
也没有和下肢相关的类型啊
有的
就是上述中的第二类
“脊髓型颈椎病”
该类型易被误诊为
“腰椎间盘突出症”
因两者导致的某些症状相似
“脊髓型颈椎病”指的是颈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形成占位并压迫脊髓或脊髓供血血管,进而导致脊髓缺血,出现脊髓传导功能障碍的疾病,属于“颈椎病”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
其主要症状是四肢肌力减弱、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双下肢有踩棉花感,或伴有麻木、疼痛等异常感觉,重者可有脊髓半切综合征,部分患者因植物神经受累,出现排尿困难、尿潴留、性功能障碍等症状。虽该病较为少见,但仍要引起重视。
怎么预防颈椎病?
一、忌长时间低头
近几年来,“低头族”的队伍越来越大,几乎所有场合都能看到,一群人低着头,脖子伸得老长,盯着那一块四四方方的手机屏幕,殊不知正是这样的动作和习惯,日积月累下,颈椎不堪重负终于“倒下”,颈椎病也就趁机而至。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攞患颈椎病的原因。
二、避免颈部损伤
内外损伤均要避免,如夏天炎热避免空调、风扇等冷风对着颈部直吹,行车时应系好安全带,避免急刹车时因颈部肌肉松弛而损伤颈椎等。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有很大一部分人认为“睡觉不垫枕头对颈椎好”,其实是一种错误做法,我们的颈椎本身就有一定的曲度,并不是完全伸直的,所以应枕头而睡,但也要避免高枕,高度通常应与肩宽度一致,或头颈部压下后与自己拳头高度相当或略低为宜。
三、加强颈部锻炼
当颈部肌肉力量过于薄弱时,那么在低头时,头部自重或头部外部的叠加压力就会由颈椎来承担,进而增加了颈椎的损耗。而加强锻炼后,颈部肌肉不仅能够承压,还可以很好的保护颈部免受内外损伤。
四、重视颈椎健康教育
重视青少年颈椎健康意识,从根源上“截堵”颈椎病等等。
在治疗上,我可以肯定绝大多数颈椎病患者的治疗“通病”是:“东边去做做针灸、理疗,南边去贴贴膏药,做做推拿,北边去找找某种偏方,西边去做做手术”。就这样,患颈椎病一两年过去了,冤枉钱花了不少,颈椎病依然在,该疼还得疼,该麻还得好、麻,到不是说治疗方法没用,而是难以坚持或者严格遵从医嘱,总觉得自己可以百度查查就能治好。
颈椎病从来都不是小事,轻则疼痛、麻木、眩晕、呕吐等,重则猝倒、多功能障碍,甚至瘫痪。若已患颈椎病,在治疗时需遵从医嘱系统治疗,忌治病心切,胡乱投医,甚至自己“行医”。
- 上一篇:颈椎病可以根治吗
- 下一篇:颈椎间盘突出的日常护理要注意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