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烂腿
不知道你是否有见过这种病,就是有一部分人,腿刚开始出现发炎、皮肤瘙痒等一些“不起眼”的小毛病,挠一挠,擦点药,似乎就没事了。
可是过几天之后,又痒了,再一挠,把皮肤抓破了,这时候就会发现,涂抹一些简单的消炎、止痒药已经没有效果了。然后从抓破的地方开始向四周感染、溃烂,越烂越宽,越烂越深且长时间(数月、多年或十多年)不愈合,最后腐烂直至骨头,发展到局部功能丧失时,只能选择截肢。
这就是的大家常说的“老烂腿”。中医也叫“臁疮”,辨证属气血虚弱,复感毒邪,正虚邪实,致使的肌肤溃烂。而在现代医学上一般称为下肢静脉淤积性溃疡或臁疮腿,属于静脉曲张、浅表静脉炎的并发症,或由深静脉血栓综合征所致。
目前,在该病的治疗上,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在早期效果最佳,且较短时间内就可以治愈,甚至是到了中期(2-3级)仍能取得良好的有效治疗。
但是,如果发展到了后期(4-5级),这时候治疗起来就比较棘手了,一般来说不需要截肢,但是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持续用药才能逐步恢复,且不一定能保证完全恢复如初,可能会留下较深的疤痕或者一些其他后遗症。
所以,治疗“老烂腿”,亦或是其他疾病,早发现,早期治疗才是关键,能将风险或是后遗症降到最低。下面是“老烂腿”不同时期(早、中、晚)症状表现,如果你或者你身边的人有这些症状,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避免严重后果的发生。
主要分级:0—5级
零级:无开放性病灶
该阶段属于初期,皮肤颜色加深或苍白,没有溃疡,主要表现为肢端供血不足,肢端出现发凉、麻木、感觉迟钝、刺痛、灼痛等,常伴随有足趾或足轻微畸形。
一级:有开放性病灶
肢端皮肤由水疱、血疱、鸡眼或胼胝,冻伤或烫伤及其他损伤引起溃疡,病灶涉及浅层表皮,深部组织并未被波及。
二级:病灶深入肌肉组织
感染部位由表及深,从浅表深入到肌肉组织层。常表现为轻度蜂窝组织炎,多发性脓肿及窦道形成,感染扩大,可造成足底、足背贯通性溃疡或坏疽,脓性分泌物较多,足或指趾皮肤灶性干性坏疽,但肌腱韧带尚无破坏。
三级:肌腱韧带组织感染
感染进一步加深,肌腱韧带组织被破坏,蜂窝组织炎融合形成大脓腔,脓性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增多,足或少数足趾干性坏疽,但骨质破坏尚不明显。
四级:骨质被破坏
严重感染,病灶深入骨质,骨髓炎、骨关节破坏或已经形成假关节,部分足趾或部分手足发生湿性或干性严重坏疽或坏死。
五级:足部大部或全部感染
该阶段已经处于严重后期,足部大部分或者全部严重感染并有缺血,可导致严重的湿性或干性坏疽,肢端变黑,常波及踝关节及小腿。
尽管对于老烂腿的治疗,无论是传统中医还是近代医学(西医)都有较为系统的治疗方法,但是,最好对于疾病最好的治疗手段仍是预防,只有在疾病萌芽时解决疾病,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 上一篇:静脉曲张要注意什么
- 下一篇:老烂腿和下肢静脉曲张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