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结核和肺结核有关系吗

 骨结核和肺结核有关系吗?

 

最近接到一位骨结核患者提问:医生,我得了骨结核,你们医院可以治疗吗?怎么治疗啊?

医生回答并问道:我们可以治。你有肺结核或肺结核病史吗?

患者:我得的是骨结核,不是肺结核............

 

听完这位患者的回答,我们就明白了,他只是知道自己得了骨结核,但是对于骨结核这种病却不了解。

 

骨结核与肺结核同属结核病,均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只是侵入部位不同,所以引起的症状不同,那么两者有关系吗?

 

有关系,并且关系还特别大。

据以往医学数据统计,骨结核患者多数是由肺结核继发,约有50%的患者合并肺结核。结核菌核大多首先发生在肺部,当肺结核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时,随着身体免疫力的逐渐下降,结核分枝杆菌开始增生,并通过血液传播至骨骼系统,进而引发骨结核。

 

如果只是初感染肺结核,结核分枝杆菌则可能经过肺部淋巴组织或血液循环感染骨骼系统,引发骨结核。骨结核往往不是单纯的病变,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但也有患者没有肺结核病史,属于结核菌的隐匿性感染。

 

当然,除了骨骼系统,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扩散还可能导致泌尿系统结核、消化系统结核等。

 

常见症状

骨结核的发病症状较多,且容易与其他疾病症状混淆,如中医在古代,骨痨大多混淆在阴疽、缓疽、流注、鹤膝风等病症中。这也是为什么早期的骨结核隐蔽性强,很难确诊的原因之一。

其随着病情发展往往会出现全身乏力、午后低热、盗汗、体重减轻、食欲不振;局部出现疼痛、肿胀、功能障碍等。若发生在儿童身上,可常有夜啼。后期严重后可出现死骨、窦道、瘘管等。

 

 

全身性症状

骨结核的起病缓慢,往往是长期潜伏病发,较轻者易出现倦怠、食欲不振等一般症状。逐渐严重后会有发热(多为午后低热)、夜间盗汗、体重逐渐减轻等中毒现象。

 

局部症状

1、功能障碍

关节结核的功能障碍出现可能会早于疼痛,患者为了减轻疼痛感,往往不得不将各关节处于特殊位置,导致关节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活动受限,如肩关节下垂,肘关节半屈曲位,髋关节屈曲位,踝关节足下垂位等。

 

2、疼痛

骨结核疾病患者,疼痛是最明显的症状之一,脊柱结核患者除局部疼痛外,还可导致神经放射性疼痛。

初期时局部的疼痛不是特别明显,随着病变发展刺激或压迫邻近的神经根,进而引起疼痛,常表现为拒绝触碰患处等,如腰椎结核出现的肋间神经痛,或压迫腰丛神经引起腰腿疼痛。而为了减轻疼痛,患部肌肉会自发经常处于痉挛状态,借以起保护作用。当夜间熟睡后,失去肌肉痉挛保护后,疼痛感加剧,儿童常有夜啼现象。

 

3、肿胀

四肢关节结核局部的肿胀易于发现,多表现为浅关节,如膝、肘、腕、踝等关节,皮肤颜色无明显变化,患处稍有热感,合并感染可出现明显发热。

 

4、寒性脓肿和窦道

寒性脓肿可出现于颈部、背部、腰三角、髂凹和大腿根部等。如脊柱寒性脓肿可出现脊柱旁出现肿块、固定、压之有波动感。由于重力作用,脓肿增大并沿肌肉间隙移行至体表或远离病变部位,这时可见表皮潮红,局部温度也可增高,有的甚至穿破皮肤形成窦道。

如腰椎结核脓肿可能出现在腹膜外,或在髂窝可以摸到肿块等。

并发症

1、截瘫

椎体或椎弓结核所产生的脓液、干酪样物质、坏死的椎间盘、死骨或瘢痕组织等均可压迫脊髓,引起各种程度的传导功能障碍,导致临床上出现不同程度的截瘫。

2、混合性感染

窦道、瘘管等长时间不愈合,会继发其他细菌感染导致高热,进而加重局部炎症等症状,这时窦道排脓增加,患者体温升高,中毒症状加剧,治疗难度加大。

 

3、畸形

晚期全关节结核因肌肉的保护性痉挛、骨端的缺损和骨骺的发育障碍,可发生各种关节畸形。在脊柱常见后凸畸形,髋关节常见屈曲内收畸形,膝关节常见屈曲和内翻或外翻畸形,踝关节常见足下垂和内翻畸形。

 

4、其他并发症

如强直、病理性脱位和骨折等。

 

祖国医学因其病发于骨或关节,消耗气血津液,致使后期形体嬴瘦,正气衰败,缠绵难愈,故名骨痨。好发部以一些负重大、活动量大或比较容易发生创伤的部位,包括脊柱、膝关节、髋关节、肘关节、足、手等。

 

(注:骨结核本身不具有传染性,但合并有活动期的肺结核时具有传染性,且可通过空气传播。)

 

疾病导航

问医生
骨髓炎骨结核骨坏死 风湿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骨神经痛肩周炎颈椎病乳腺肿块乳腺结核关节炎滑膜炎